宝兴东拉山泥石流灾害中,民警救助游客
谈到如何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,宝兴县公安局副局长朱贵均着重提到了“旅游警务”改革和创建平安旅游“美丽宝兴”等两项互为融合的工作。
话题由此展开,并分别以今年7月、9月发生的两件事作为切入点引入。
东拉山大峡谷,宝兴县成功创建的第一个国家4a级景区,因四季变换的绮丽风景,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前往。今年7月31日,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,东拉山大峡谷景区红叶坪发生泥石流,导致32名游客和3名景区工作人员被困。
险情发生后,宝兴县公安局即刻会同该县旅游、国土资源、交通运输、水务等部门组成抢险救援队,迅速开赴现场开展疏散营救工作。在无法使用机具抢通的情况下,他们用油锯清障,并在泥石流路段搭建简易桥梁。当日下午4时许,所有被困人员全部安全撤离。
与此同时,结合“旅游警务”1+x联动管防机制,宝兴县公安局迅速联合相关单位对全县景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并根据气象预警信息,积极落实“主动避让、提前避让、预防避让”,确保景区汛期旅游安全。
镜头来到9月13日,宝兴县硗碛藏族乡达瓦更扎景区,达瓦更扎景区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。“该警务室的建立,主要立足加强旅游警务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进而同步推进旅游警务纵深发展,并夯实公安基础工作。”朱贵均说。
如何明确和发挥景区警务室作用,同样可从宝兴县公安局对“旅游警务”工作的指导思路中可查:
切实维护景区治安秩序,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,以及违法犯罪行为发生,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;忠于职守、认真把关,把警务工作做到细处,做到实处,让游客安心、社会放心;坚持“立足景区、服务游客和当地群众、协调纠纷、法律宣传、共建和谐景区”理念,充分发挥景区警务室“小派出所”作用,确保景区持续健康发展;强化政治站位,提高思想认识,全力整治好景区治安乱点工作。
这只是缩影。“探索实践的大背景,源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,以及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、警务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。”朱贵均这样说道。
如其所言,宝兴县共有92.8%的县域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。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推进,如何在“最严格保护下”实现转型发展,解决转型发展与产业间的矛盾,实实在在为宝兴旅游产业保驾护航,成为必须思考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。
由此出发,宝兴县公安局探索出更多举措。
——旅警执法专业化,做强专职队伍。指定专职民警按照“1+x”配备,将主要景区乡村组干部、景区管理员作为“旅游警务”管理主要力量,建立“旅游警务室”。
——警种联动,打造全域旅警。确立“全警都是旅警”理念,建立“旅警主导,警种协同”执法办案,以及各警种旅游执法信息互通、案件移交、联合办案等联勤联动机制,确保各类涉旅案件快速有效侦办。
——建立涉旅警情研判和风险排查整改机制。每月召开涉旅警情研判分析会,准确把握全县旅游业治安动态,为领导决策和各警种防控提供方向性依据。
——警民共建化,凝聚社会活力。健全公安与旅游、市场监管、交通运输等涉旅职能部门的监管联勤和协作制度,直接参与景区安全防范调研规划,变“事后接手”为“事前介入”。
根据宝兴县公安局信息显示,今年以来共开展景区治安、交通、消防安全检查237次,下发景区《整改书》17份,现场责令整改33处,办理景区治安案件7起、交通事故案件130起,化解矛盾纠纷178次,涉及游客纠纷13起,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千余次,救助游客57人次,“旅游警务”规范化执法成效初显。
雅安日报/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
文明播报